• 鬆筋浮針

    一刺二放三四撥,灌注留置效更佳

  • 浮針符針

    浮針浮皮下,不進肌肉,少痛感、少麻感,安全性高

    broken image

    浮針的起源

    浮針的創始者是符仲華博士

    他有“一針在手,走遍神州”的美譽。手裡的針常被稱為“神針”。可用來治療全身多部位的常見病症,由於取效迅速,常快於麻醉,也被稱為“口袋裡的醫院”。

     

    他認為真正高明的醫生,是用對人體生理影響最少的治療方法治癒疾病。將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治療原則:“盡可能利用病人自身治愈力,不要濫用手術、藥物等治療手段,只在十分必要的情況下予以最小程度的干涉。”奉為信念,並濃縮而成四個字:“上工少涉”。

     

    浮針的發想來自於《黃帝內經》官針篇,其中相關的針刺方法,裡面一共有二十五種刺法,比如說直針刺是直接沿皮刺入。

    現代針灸有一種方法叫腕踝針,就在腕部和踝部進行皮下針刺,臨床上發現有一些效果,但效果常不穩定,有時有效,有時一定效果都沒有。

     

    這種方法給了符仲華博士一個啟發,這個皮下組織有何作用?

     

    於是就有了浮針。

     

    broken image

    浮針的治療原理

    浮針利用針體掃散皮下組織,藉由移動皮下結締組織來帶動肌肉組織回復正常的彈性,使緊繃的肌肉回復正常,再藉由再灌注手法使缺血改善,疼痛降低。

     

    浮針治療概要

    1. 疼痛是因為組織缺血導致,改善缺血即可降低疼痛。

     

    2.急性疼痛、慢性疼痛皆有效,尤其急性發炎能使其疼痛快速降低。

     

    3.因為只在皮下結締組織層治療,所以治療過程中可以達到幾乎無痛感,連5、6歲小孩也可以接受。

     

    浮針之所以叫做浮針

    1.只在皮下治療。

    2.其創始者姓符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broken image

    浮針的適應症

    主要是有效改善血循環。

    只要是牽涉血液循環問題,皆可以有幫助。

     

    外科:

    五十肩、網球肘、媽媽手、板機指、坐骨神經痛、骨質增生關節炎、

    僵直性脊椎炎、股骨頭壞死、慢性痛風、早期類風濕關節炎.......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內科:

    失眠、頭痛、面癱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、痛經、月經不調、前列腺炎、便祕、慢性胃炎、膽囊炎、胃潰瘍......。